熱烈慶祝通軟公司入圍中國網絡安全能力100強
通軟公司作為端點安全領域的領軍企業,擁有大量的自主創新技術和發明專利,已具有十多條產品線,比較完整覆蓋了該領域的管理需求。本次成功入圍中國網絡安全能力100強的競爭力企業,成為行業的中堅力量,未來通軟會加倍努力,為中國網絡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通軟公司作為端點安全領域的領軍企業,擁有大量的自主創新技術和發明專利,已具有十多條產品線,比較完整覆蓋了該領域的管理需求。本次成功入圍中國網絡安全能力100強的競爭力企業,成為行業的中堅力量,未來通軟會加倍努力,為中國網絡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報告背景
在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的指導和支持下,自2020年2月以來,數世咨詢分析師歷經四個多月的時間,通過深入分析與統計計算撰寫完成了《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統計報告》。在《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統計報告》的基礎之上,數世咨詢從500家網絡安全企業中選擇了100家具備代表性的企業,形成了“中國網絡安全能力100強報告“(以下簡稱“百強”報告)。
百強報告基于上百項指標結合多種角度、不同維度的企業相關數據進行評價和梳理,并對領軍企業、中堅力量和潛力企業進行了能力畫像,最終通過綜合影響力、市場執行力、技術與創新力三大維度,以數軸點陣圖的形式將100家企業展現出來。此外,還在點陣圖之后,推薦了50家創新能力較為出色的初創企業,這些企業也將作為今后百強報告的觀察對象。
百強報告的意義在于突出在網絡安全能力方面表現優秀的企業,并力圖清晰客觀的反映國內網絡安全企業的真實狀況,為國家主管部門、研究機構、行業用戶,以及廣大網絡安全企業及相關從業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領軍者點陣圖
領軍者點陣圖分為領導者和領先者 ,絕大部分為深交所、上交所的上市企業以及一些正在積極籌備上市的企業。其中領導者10家,領先者22家,共32家企業。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全線安全產品及服務的安全企業;大型網絡設備廠商;互聯網企業或云服務商,以及在細分領域或某特定行業占據領先地位的企業。領軍者點陣圖中的企業是整個網絡安全市場上的主導力量,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安全產業各項統計數據的平均水平。
競爭者點陣圖
競爭者點陣圖共有46家企業,大多為近年來在各自安全細分領域上升趨勢較快的企業,以及一些在各自細分領域表現突出或至少五年以上行業資源和技術經驗積累的企業,展現出向領軍企業發展的勢頭和實力。尤其是位于點陣圖右半區域的企業,是沖擊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有生力量代表。競爭者企業在百強中的數量最多,是目前網絡安全市場的中堅力量,但這些企業在研發投入、人才儲備、資金和管理等能力等方面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其經營狀況和最終走向,直接影響著安全行業的發展和變化。
潛力者點陣圖
潛力者點陣圖共有22家企業,包括一些規模較小但極具技術特色或行業特點的企業,以及一些近年來成立的初創型企業。這些企業雖然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和行業特點,但出于種種原因尚未形成足以能夠保持企業穩定發展的收入規模,因此變數較大,很有可能成為大型企業的并購標的或戰略投資目標。競爭者點陣圖中左半區域的企業,也具備類似性質。
創新企業推薦
圖例:I代表創新指數;F代表關注指數;R代表推薦指數。
指數區間為1至5。
百強點陣圖中的領軍、競爭和潛力企業為全體網絡安全企業的典型代表,但網絡安全產業的未來一定在于大批有著優秀創新能力企業的不斷涌現。本報告依據數世咨詢之前發布的能力圖譜分類,以創新能力的角度推薦了50家優秀的初創企業,成立時間一般不超過5年,均為在網絡安全細分領域獨具特色的創新性小企業。這些企業將列入數世咨詢的觀察對象名單,并作為今后百強報告的重點候選者。
業務、人員及薪資
本報告將企業按主營業務特色劃分為六大類:全線業務、軟件、硬件、安全服務、安全集成、云計算/互聯網;按重點大客戶類型分為三大類:密碼、工控安全、重點行業或公安等政府部門。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主營業務特色與重點大客戶類型互有交叉,如企業可能既是軟件廠商也是重點行業提供商或硬件服務商。
在百強企業中,領軍企業從業人員占比約為59%、競爭企業從業人員占比約為14.17%、潛力企業從業人員占比約為2.25%。從中可以看出,網絡安全從業者大多集中在領軍者企業,而且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利用資源優勢進行卡位,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小及創新企業的發展。但這也是現代商業社會的基本特點,企業之間最為重要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
在薪資水平方面,數世咨詢特別從被調研的500余家企業中挑選各類、各發展階段的安全廠商作為薪資統計樣本。如下圖所示,一半以上的安全企業平均月薪水平為10k-20k。2019年網絡安全行業平均月薪約為14-24k。
企業評價指標
綜合影響力包括:業界知名度、友商口碑、是否上市公司、融資規模、企業人員規模、媒體曝光率、出席業內會議次數、安保工作參與度、企業估值、標準政策制定參與度等。
市場執行力包括:年收入規模、收入增長率、客戶數量與規模、行業與區域分布、用戶口碑、產品化能力、產品線豐富度、產品成熟度、產品迭代頻率、證書資質數量等。
技術與創新力包括:重大攻防演練或比賽活動成果、第三方調研報告入選頻率及位置、知識產權及專利數量、技術人員比例、技術討論會演講受歡迎度、技術文章輸出數量、新技術/新產品跟蹤能力、有無攻防實驗室、定位是否差異化、技術前瞻力等。
----------------(百強報告全文完)---------------